【我们这十年】
这十年,是凉州区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成就最大、百姓最满意的十年。
这十年,凉州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呈现出万马奔腾的良好发展态势。
十年磨剑,凉州区迈上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州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全区教育体系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为完善。
幼儿园是孩子们终身学习的开端,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凉州区第一幼儿园是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是一所拥有70年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幼儿园。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凉州区第一幼儿园与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同频共振,成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印证和缩影。十年间,从旧园到新园,幼儿园由小到大,从优到强,发展成为一所师资优良,理念先进,环境优雅的知名园所。
凉州区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管轶钟说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经历了一幼搬迁,有幸见证了凉州学前教育翻天覆地的巨变,十年来,凉州区划拨城区教育用地1310亩,新增公办学位园位2.32万个,城区‘择校热、大班额’‘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我感受着全区教育事业健康高效蓬勃发展的良好风貌,也为教育‘加速度’和高质量感到无比喜悦。"
步入武威第二十五中学,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这所总投资1.06亿元的学校,是原凉州区柏树镇清水小学改扩建后成立的一所九年制学校。学校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并开始招生,学校办学规模为48个教学班,可容纳2250名学生在校就读。截至目前,在校学生1315人,设置教学班30个,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子女及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而且有效改善了凉州区的办学条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项目建设优化城区教育布局,区委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于2021年投资实施凉州区柏树镇清水小学建设项目,学校建成后,极大地满足了区域内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要,有效缓解凉州城区中小学‘大班额’、‘上学难’等突出问题。"武威第二十五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学年说。
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从泥土地、砖瓦房,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2018年以来,凉州区通过棚改腾空、征地拆迁,在城区无偿划拨教育用地1243亩,极大缓解了学校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为全区教育事业特别是城区教育的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有学上"到"免费学",再到"上好学",十年来,凉州区精心谋划实施教育基础建设项目,实施了总投资7.4亿元的"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投资18.6亿元,实施武威第六中学迁建扩建项目和武威第二十五中学、祁连路小学、第四、第五幼儿园新建项目以及武威第十九中学、东关小学、第一幼儿园搬迁扩容项目等20项,新建校舍29万平方米,新增学(园)位1.4万个。2022年,规划投资2.3亿元,新增教育用地58.49亩,新建校舍3.2万平方米,新建第十二幼儿园,改扩建武威第二十一中学和第二幼儿园,实施第八幼儿园装饰装修项目,租赁2所小区配建幼儿园,新增学位2100个、园位1575个。投入资金7200多万元,采购配备中小学"班班通"、录播教室、在线课堂等设备,学校实验室设备和仪器配齐率达到100%,中小学"三个课堂"结队帮扶活动全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持续提高。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长期以来,凉州区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引导教师廉洁从教、规范施教,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目前,全区正高级教师72人,高级教师2337人,一级教师3731人;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9.43%、94.13%。
十年来,凉州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党建工作成效突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广大中小学生共享教育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在新的赶考路上,凉州区将坚定教育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尽最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王璟
来源:凉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武威”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