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态文明建设
风景这边正好
——武威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时间:2023-08-04 09:56:53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954

干部群众植树播绿.jpg干部群众植树播绿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工人巡林护林.jpg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工人巡林护林

灵秀天马湖.jpg灵秀天马湖

美丽的祁连山脉.jpg美丽的祁连山脉

青土湖湿地.jpg青土湖湿地

治沙固沙锁“黄龙”.jpg治沙固沙锁“黄龙”


看,大美武威,山川秀美:城在绿中,人在景中;水清岸绿,村靓业兴。

听,绿色武威,跃动脉搏:风光正好,“新”潮澎湃;林海飒飒,“碳”汇未来。

……

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武威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总体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护碧水蓝天、增进民生福祉,武威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科学绿化全面推进

七月的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家储备林种植基地,满目苍翠,四处皆景。祁连云杉环绕半山腰,山杏、樟子松、沙棘等树木纵横成行、绵延不绝,微风拂过,绿浪涌向远方。

守护好祁连山,是武威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国家西部生态安全的根本大计。

去年以来,武威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政策机遇,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谋划实施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项目计划利用8年时间,在祁连山浅山区谢河、古城、张义、新华等镇采取集约经营方式,打造以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等为主的国家储备林7.2万亩,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项目建成后,凉州区森林覆盖率可提升近1个百分点,木材储备量可增加20.45万立方米,经济效益年均可达3亿元以上。”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王吉伟说,“曾经的荒山秃岭将成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的‘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追青逐绿,层林揽梦。近年来,武威市坚持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将国土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组织实施、林草部门做好技术服务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国土绿化工作。

——以石羊河、大通河流域两岸宜林区域等符合要求的造林区域为重点,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恢复等措施,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山水林田湖草沙等重点生态工程。

——着力开展宜林荒山绿化,全面提升和增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林涵养功能,实现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4.35万亩,封育21.7万亩,退化林修复7.5万亩,国土绿化提质增效10.41万亩,新建城市绿地75.33万平方米。

固绿水青山之本,筑绿色发展之基。武威市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让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理念不断延伸,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厚重,处处呈现出一幅幅生态景观美丽画卷。

防沙治沙成效斐然

武威东、西两面分别被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每年冬春,一支支义务压沙队伍向沙漠腹地挺进。风沙线上,人与黄沙的博弈,成为武威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绿色在延伸,希望在升腾。如今,古浪县八步沙、民勤县黄茗沙窝、凉州区八十里大沙等风沙危害严重区域,一方方草格压下去,一株株青苗长出来,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武威探索出一条荒漠化、沙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数字无言,彰显巨变。据统计,自2013年批准设立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以来,武威市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78.8万亩,封育204.6万亩,退化林修复2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2.06%提高到现在的19.01%。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实施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凉州区东北部沙区治理及沙产业建设、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等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治沙造林41万亩,工程固沙21.3万亩,机关干部义务压沙0.87万亩。

绿染大漠,是一部奋起抗争、壮怀激烈的进军史,也是一部成就斐然、彪炳史册的奋斗史。

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八步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还是黑风肆虐、沙进人退的荒漠。在4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六老汉”三代人先后完成治沙造林28.7万亩、封育管护林草面积43万亩,使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绿洲向沙漠过渡地带整体向北推进了30公里。如今,站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瞭望塔上,目之所及沃野茵茵、野花遍地。

处一隅而观全局。八步沙的沧桑巨变,正是武威市坚持荒漠化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实践。

防沙治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武威市坚持政策引导,层层压实防沙治沙责任,坚决扛牢生态报国责任,将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国土绿化一体推进,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市、县区层层印发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推进工作落实。

人与沙的关系在蜕变,治沙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武威市着力提升防沙治沙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草沙障+沙生苗木”等治沙模式和机械压沙等治沙技术,积极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20多项,探索发展“互联网+防沙治沙”模式,社会力量投入资金4.2亿元,建成公益治沙基地40个,完成治沙造林83.5万亩。

绿色产业持续提升

今年4月,凉州区、古浪县首个国际自愿碳减排标准(VCS)项目交易成功,实现碳汇收益215.2万元,标志着武威市林业碳汇交易实现零的突破。

推进节能降碳,持续提升环境质量,森林碳汇是解决气候危机应对碳中和的高效途径。据统计,武威市符合碳汇交易的造林面积275.8万亩,符合碳汇交易的草原面积487.11万亩。全市现有林草资源可开发规模每年可产生碳汇收益4037.2万元。

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全面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当绚丽的朝阳从地平线绽放,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内一片片光伏板沐光而起,开始接受来自太阳的馈赠。临空俯瞰,在波光粼粼的金沙“蓝海”里,由光伏板组建成的硕大“铜奔马”蔚为壮观。

上面发电,下面治沙,实现一地多用。在古浪县,光伏治沙模式兼顾生物治沙、人工治沙,利用光伏板遮阴效果,在大面积的沙地进行规模化沙生植物种植,最大限度将太阳能开发与沙漠治理充分结合起来,光伏发电区域阻隔风沙的防线正在形成。

“我们充分利用沙区土地、太阳辐射等各类资源,推进光伏发电等沙产业开发,形成光伏治沙等防沙治沙新方法,并积极探索‘光伏+’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光伏板间压沙面积达到0.35万亩,有效助力沙漠沙地边缘生态屏障建设。”古浪县林草局干部王理栋说。

一组组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座座风力发电机在戈壁滩迎风旋转,一个个新能源项目正加紧施工……光伏治沙在沙漠戈壁因地制宜、遍地开花,处处“绿”意盎然。

近年来,武威市实施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国土绿化等“五大工程”,全力打造“1+N”生态环保产业链,编制生态环保产业链图谱,明确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等14项产业链发展重点任务,明晰了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路径,全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紧密结合国家“双碳”目标,武威市还探索实践生态治沙增汇与光伏治沙减排的双向碳中和模式,拓展创新“光伏+现代农业”等“光伏+”应用平台,稳步推进光伏治沙工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现沙漠生态治理、沙漠旅游、群众增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赢目标,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有效转化,助力全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道路两旁绿树成行,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移步换景之间,美不胜收。

生态文明建设风生水起,绿水青山正加速蝶变为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

……

放眼武威,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质,风景这边正好。(记者韩筱蓓 魏晓莹)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