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聚焦旅游业态培育 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古浪县文旅产业发展综述
时间:2023-09-05 09:08:29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375

近年来,古浪县紧紧围绕“文化兴”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文旅融合为重点,以产业培育为关键,坚持上争外引内扩,抢抓文旅消费升级关键节点,聚焦旅游业态培育,持续巩固文旅市场强劲回暖势头,全力推动文旅消费提档升级。2023年,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文旅市场消费活力不断显现,文旅促消费成效显著。今年1—7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19.37万人次,同比增长72.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76亿元,同比增长71.72%。

培育多元旅游产业 助力文旅提档升级

“今年暑假,我和女朋友到古浪县不仅参观了古浪战役纪念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还到黑松驿特色旅游小镇和金水源丝路驿站休闲旅游,一路有山水花海还有红色文化,感觉收获满满。”来自天水的游客张先生说。

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更多的是想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活。近年来,古浪县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资源、红色的历史背景,着力培育红色研学、绿色休闲、沙漠生态、历史体验、康养度假等多元旅游产业,助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红色文化核心产业。着力打造以古浪战役纪念馆、上城老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龙头的红色文化品牌核心产业。全面完成4A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红军大讲堂改造,引领红色文化产业链集群发展。目前,古浪战役纪念馆、八步沙林场已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游客缅怀红军先烈、接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培育绿色乡村休闲产业。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金水源丝路驿站、古丰芍药花和油菜花基地及黄羊川药王神泉等为依托,以土门镇台子村、黄羊川镇菜子口村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为抓手,着力打造古浪镇峡峰村红色美丽村庄。古丰芍药花海、黑松驿特色旅游小镇、峡峰村红色美丽村庄等景区景点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壮大金色沙漠生态产业。持续放大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影响力,依托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金水源丝路驿站、大漠绿洲影视基地和移民区现代设施农牧业基地等经营主体和丰富的业态,发展集沙漠体验、生态观光、设施农业、研学教育等元素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产业。

——发展古色历史文化产业。依托大靖、土门、黑松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驿站文化、丝路文化、边塞文化为切入点,以黑松驿古城墙、驿传文化展览馆、自驾游营地为核心,还原古驿站风貌,展现古驿站文化,突出乡村驿站特色,打造乡村驿站为亮点的观光休闲区块,带动周边农业和旅游业同步发展,推动农旅创新融合。截至目前,共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学习团体583批、4.5万人次。

完善旅游要素供给 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到2025年,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这是我国《“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

今年,古浪县着力完善旅游要素供给,做好“吃”的文章、提升“住”的品质、打通“行”的脉络、丰富“购”的要素、增加“娱”的体验,进一步满足大众旅游消费需求。

——做好“吃”的文章。深入挖掘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打造休闲农庄,开发特色美食,做特做精以古浪羔羊肉、古浪香瓜、手工挂面、柴火鸡等为主的传统生态特色美食,满足游客对原生态特色美食的需求。在古浪步行街、文化广场等地打造夜间消费市场,点燃城市消费新引擎。

——提升“住”的品质。在充分利用现有宾馆、民宿资源的基础上,引进社会资本发展连锁休闲度假酒店和星级农家乐,打造以上城老街、古丰小学时光、古浪镇红色美丽村庄、定宁镇水口子清泉涧生态园、金水源丝路驿站为主的精品民宿,构建多层次复合型旅游住宿体系,使游客体验到有别于城市喧嚣的优美乡村住宿环境。

——打通“行”的脉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着力优化交通环境,建设G30、G312丝路文化长廊,S308、S316绿色生态文化长廊和县城及八步沙红色文化风景走廊,及励志健身骑行廊道。同步推进旅游道路标识建设,完善旅游交通导览图,建立健全旅游交通引导系统,方便游客出行。

——丰富“购”的要素。立足红色主题元素、历史人文背景和地域特色,创新研发出一批具有八步沙精神、红色文化、现代农业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和特色工艺品。加大以榨油坊、酿酒坊、土蜂蜜、手工挂面、古浪香瓜、古浪羔羊肉等为主的“扶贫车间”旅游商品生产。打造红色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三大系列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通过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带来”消费、“带走”口碑、“带回”游客,进而带动相关产业提质增效。

——增加“娱”的体验。推出大靖古镇、土门古镇等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景观、标志性建筑和方便游客休闲的娱乐场所,使特色小镇成为记住乡愁、唤醒历史记忆、弘扬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在大漠影视基地(西凉女国)、金水源丝路驿站举办篝火晚会和汉服、非遗表演,以沉浸式表演和休闲娱乐互动为引力,推动“夜游夜演夜宴夜娱夜购夜宿”整体联动,用夜间经济留人,扩大消费规模。(记者 张文灿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