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文旅
什么是乌鞘岭?
时间:2024-07-01 10:21:41 来源: 阅读量:1055

何为乌鞘岭?

“盛夏风起,飞雪弥漫”

是乌鞘岭

“山山相连,关隘天成”

是乌鞘岭

“自古兵家必争地,道盘九曲下西凉”

亦是乌鞘岭

当你站在海拔3052米的乌鞘岭观景台

目之所及雪山横亘千里

神思遥接千载沧桑巨变

这一刻 你才会真正明白

乌鞘岭

何止是一座山那么简单 

乌鞘岭位于祁连山脉东北部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

东西长约17公里

南北宽约10公里

主峰海拔3562米

年均气温-2.2℃

当你打开中国地图

在甘肃境内

沿兰州以西方向找到乌鞘岭

你会发现

它东望陇东 西驱河西

北通大漠 南临祁连

是进出西北内陆腹地的

重要地理坐标

“地扼东西孔道,势控河西咽喉”

说的就是乌鞘岭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上,乌鞘岭位于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三大高原交汇处

在地势上,乌鞘岭是

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边界

在气候区划上

高原亚干旱区、中温带亚干旱区、中温带干旱区

三大气候区在乌鞘岭相交

虽在中国各大山脉中并不出众

但乌鞘岭却像一位敦实的西北汉子

屹立于河西走廊东大门

在与太平洋“派送”的暖湿气流常年“拉锯”中

塑造了一种“特立独行”的高冷性格

“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云中”

清代诗人杨惟昶笔下的乌鞘岭

是奇崛伟岸的交通要道

发配伊犁的林则徐途经乌鞘岭时

留下了“岭不甚峻,惟其地气甚寒”的记载

在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中

乌鞘岭则是“甘凉道上有名的险峻所在”

“九月天时,竟自飘下雪花来”

“一边高山,一边尽是峭壁,山谷深不见底”

民间也因乌鞘岭气候复杂多变

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历史上的乌鞘岭

回荡着英雄长歌

满载着热血咏叹

一笔一划皆是铮铮风骨

一沙一尘都有岁月回响

这里有兵家征战、商旅往来

文人吟咏、歌舞觥筹

张骞、霍去病、唐玄奘、左宗棠等

在这里留下滚烫而深沉的足印

让乌鞘岭在世人心目里

有了不同凡响的名声 

▲中国海拔最高的长城——乌鞘岭长城。(摄影师@韦悦忠,来源星球研究所微信公号

这里也是文明交织相融之地

不同物产、不同文明

往来穿梭、相互碰撞

汉、明长城海拔最高段在这里相会

历经风霜 守望星辰

让乌鞘岭在山河月明中

多了一份古道热忱

▲图为蒸汽机车在向乌鞘岭缓慢前进。(资料图)


千百年来,乌鞘岭险峻的地理环境

阻挡不了古人对沟通的渴望

今人则用现代交通工具重塑时空

上世纪50年代

新中国从内地修往新疆的

第一条铁路——兰新铁路开始建设

▲油画《通往乌鲁木齐》

1954年5月

作为兰新铁路重点工程的

第一代乌鞘岭隧道建成通车

当时,著名画家艾中信

以祁连山脉的奇伟雄峻和兰新铁路建设工地上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创作出油画《通往乌鲁木齐》

这幅气势恢宏的画卷

见证了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也歌颂着劳动人民伟大的力量

▲2003年3月30日,国家“十五”重点工程兰(州西)武(威南)增建二线铁路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进入21世纪

兰武二线开工建设

2006年8月

第二代乌鞘岭隧道——

乌鞘岭特长隧道双线贯通

“亚洲第一长隧”由此诞生

2006年8月,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二线乌鞘岭隧道双线开通。

亚欧大陆桥通道上的“瓶颈”被打破

连云港至乌鲁木齐3651公里间

全部实现双线通车

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树起的又一座丰碑

时至今日

兰张高铁兰武段正式开通运营

通车后

武威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

武威的葡萄美酒

古浪的羊羔肉

天祝的白牦牛

永登的苦水玫瑰

也能让更多人“一键可及”

还是在乌鞘岭

高速列车以250公里的时速穿过

第三代乌鞘岭隧道——

兰张高铁兰武段新乌鞘岭隧道

▲三代乌鞘岭隧道变迁

古老的丝路

现代的铁路

更快的高铁

在乌鞘岭上交相辉映

交通变迁在这里浓缩

它们是久远的,也是新生的

是连通古今的时空纽带

也是正逢其时的时代华章

乌鞘岭

曾书写过抑扬跌宕的家国梦想

曾迎送过壮怀激烈的昂扬身影

曾见证过激情燃烧的火热年代

从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

到行稳致远的坚定步伐

发生乌鞘岭上的每次蜕变

就像穿隧道而过的列车

风雨兼程

永远向前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