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媒体看武威
央媒看武威丨武威:历史与创新的交织
时间:2024-11-18 08:43:05 来源: 阅读量:211

【编者按】近日,由新华通讯社编著的《新时代中国奇迹的人文经济学观察》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全书收录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智库报告,以及19个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等特色区域的人文经济学观察稿件,揭示经济与文化、社会、环境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深刻阐释人文经济的中国特色、时代内涵。为了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本书内容,即日起,我们节选书中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图为在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博物馆展出的铜奔马复制品。(李呐摄)

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后,汉武帝为彰显大汉“武功军威”命名武威。东西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多民族聚居的交流融合,造就了“姑臧富邑、市日四合”的繁荣富庶。且不说先民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出了马家窑等璀璨的史前文化;也不说唐玄奘西去取经路过之时惊叹“五凉京华,河西都会”;单单从1969 年雷台汉墓里出土的铜奔马那矫健奔放的身姿,便可一窥古时“天马之城”的辉煌。漫步于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处是历史与潮流、古老与青春、传统与创新的交相辉映。

凉州区崇文街,有全国三大文庙之一的武威文庙。走进去,只见这座建于明代的建筑飞檐凌空,牌匾林立,古树参天,灰瓦红墙。“聚精扬纪”“书城不夜”等中华名匾文气斐然。文庙旁则是一家装修新潮的创意书店,里面书架林立咖啡飘香。人们或坐或站,品知识、享生活、读岁月。

文庙对面就是武威西夏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凝望被称为“西夏文字典”的西夏碑,仿佛听见战场上刀枪交鸣、看见穿着各民族服饰的人们茶马互市。在动态展“西夏之韵”中,历史实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再现古人筑酒肆、演歌舞,悠远的历史在现代人眼中变得触手可及。

这样奇妙而又和谐的“古今同框”在武威举目皆是。

旅游节,这里用催生出霓裳羽衣舞的凉州乐舞欢迎四方宾客;汉唐时的车马互市地而今名为明清街,成了小吃一条街和网红打卡地,千年烟火味越发兴盛。

1972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医简”的武威汉代医简在当地出土。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印证中医辨证施治的医学典籍。秉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该简成册1900多年后,我国首个国产重离子系统治疗肿瘤的医院在武威建成。医院采取的中医辨证施治疗法加上重离子精准治疗的优势,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辉煌的历史落进蓬勃的现实,二者一晃身合二为一,大步往前走。”甘肃省作协副主席李学辉这样形容武威。历史与现代相融,塑造出武威厚重里有人文温度、包容里有创新力度、兼收并蓄又坚韧不拔的城市性格。

从雪山到冰川、从森林到草原、从湖泊到河流、从戈壁到沙漠……这片多样的土地演绎出幸福的音符。

行走在武威市区,宽阔笔直的马路两旁,各类绿植生长繁茂,如在江南水乡。武威市公共服务中心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劳动者驿站,市民从便捷中感受暖意,在服务里体验温馨;在宣武街道宋家园社区,“天马行市民云APP”在线即可办理学生入学申请、有房证明、小饭桌报名、医院预约挂号,甚至燃气缴费等,古老的城市中市民得以感受现代数智赋予的便利生活。

来源:新华社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