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我市实施强科技行动以来,先后从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五个方面制定出台了19条“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近3年,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户数年均增长11.46%、达到90户,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0.82%。
强化政策落实 激发创新活力
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836万元,支持295户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分别达到112家、119家,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37.97%、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37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和创新能力实现“量质齐升”。
“公司为努力实现‘开门红’,开启员工‘三班倒’工作制,全力抓项目、赶订单、忙生产,目前,生产的110米级风电叶片,应用了国产翼型,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实施的2022年省级重大专项,已完成全部研发任务,将于近期进行项目结题验收。”甘肃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国维说:“由市、区科技部门指导申报的2025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基于千万量级雷诺数翼型应用的大型风电叶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也于近期成功获批立项,获批项目资金100万元。”
近年来,我市以科研项目为抓手,支持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通过实施一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近3年,指导企业立项、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0多项,获批科研经费2760多万元。
加大科技服务 营造创新氛围
我市通过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一对一”辅导、深入走访企业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技术难题,建立科技服务需求台账,制定符合企业个性化发展的服务方案,通过市县(区)两级联动,积极搭建了企业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桥梁,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凉州区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惠企政策宣传和服务力度,结合“我为企业送政策”“进百企入千户”等科技服务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惠企政策宣讲和指导服务,用心、用情为企业创新发展问诊把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市区科技部门为我们选派了科技专员和科技特派员,不定期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和指导,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至目前,公司先后取得国家专利60多项,研发出太阳能光伏电动三轮车、油电双动力电动三轮车等产品30多种,成功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延伸拓展了海外市场,涉及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13个国家。”甘肃牛电森祥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强说。
“2025年,我们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研产融合科技攻关赋能计划,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挖掘和培育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带动、创新服务等举措,不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全力托举企业‘攀高向新’发展。”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小华表示。( 通讯员侯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