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奋力谱写凉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增“学位”扩“园位”
持续优化教育资源
凉州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各类学校,加快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4年10月9日,凉州区4所公办幼儿园举行开园揭牌仪式,新增园位2000个,为全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活力。同时,这也是凉州区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
凉州区坚持保投入与强政策并举、扩资源与优结构并举、重普惠与提内涵并举,打出了一套学前教育改革“组合拳”,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升,有效解决了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先后投资2.96亿元,通过新建、改扩建、租赁等方式新增城区公办幼儿园20所。城区公办幼儿园由2020年前的5所增加到现在的25所,园位从1645个增加到目前的1058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4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8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9.22%,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办园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正式投入使用的凉州区学府路小学投资2.4亿元,用地66.61亩,校舍面积36310平方米,设计办学规模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700人,有效缓解了城区公办中小学学位不足问题和新城区学生就学压力,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持续提升全区教育服务水平。
“2024年投资3.5亿元,实施了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了高质量重大教育项目和‘增学位建宿舍扩食堂改厕所’等民生项目,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增中小学学位3000个,全区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容提质,真正让全区中小学学生、适龄儿童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发说。
依托实验区建设
全力提升教育内涵
凉州区紧紧围绕教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23年以来,凉州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等4个国家级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等4个省级实验区,与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签订教育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印发《凉州区统筹推进国家级省级教育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协调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实验区建设研讨会、推进会,统筹推进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科学教育案例《甘肃武威凉州区“四轮驱动”跑出科学教育加速度》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也是全省唯一入选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大科学教育”格局助力科学教育试验区创建》成功入选全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坚持“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凉州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科学教育、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持续办好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大力推进智慧教育,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新时代凉州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培养既有知识技能,又有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劳动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
凉州区连续举办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两届中小学校园合唱节,推进艺教融合发展,奋力开创全学科美育、全员美育、全过程美育新格局。广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轮次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积极落实劳动教育实施标准和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课课时要求。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创新实践,积极开辟劳动基地,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此外,凉州区成功举办三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74所学校被评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两支志愿服务队,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导师团被评为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凉州区教育局被评为第三十八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基层组织单位”;书香建设的“凉州模式”——《“书城不夜”品书香 培根铸魂育新人》在甘肃省第二届中小学阅读教育研讨会上进行了经验分享。(金奉乾 叶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