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武威南城门灯火通明,凉州十七巷的青石板路上游人如织,明清街夜市的烤肉香气四处弥漫,摊主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与食客的谈笑声交织。这座丝路古城,正以“烟火气”为底色,以文旅融合为笔触,勾勒出消费新图景。
“来武威,怎能不逛凉州十七巷?”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先生一边品尝着火锅的麻辣鲜香,一边感慨。这条以古凉州文化为魂的街区,依托文庙、古钟楼、罗什寺三大历史地标,将传统建筑修缮与现代商业业态巧妙融合。罗什寺街区的沉浸式茶文化体验、东巷子街区的“新汉风”城市会客厅、文庙街区的四合院民宿群,共同构成了一条“L”型文旅金腰带。
明清街夜市则以“接地气”的烟火味俘获人心。统一规格的餐车、规范管理的摊位、从烤肉到沙米凉粉等百种小吃,让这里成为市民与游客的“深夜食堂”。武威市通过开放地摊经济区域,摊位覆盖餐饮、文创、百货等多元业态,既保留了市井温度,又提升了消费品质。同时,更是以“美食+文旅”为切口,举办特色美食大赛,将地方风味打造成“舌尖上的城市名片”,吸引游客“为一口美食赴一座城”。
在武威的文旅消费版图中,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效应正悄然释放。今年初,美团“嗨吃神券”活动与武威特色商圈深度联动,通过会员体系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场景全面打通。
“以前神券只能点外卖,现在连购物、民宿都能用。”市民李女士开心地展示手机中的订单。这种“以餐饮引流,向多业态辐射”的模式,不仅为商户带来新客,更让游客的消费链条延长。
武威的文旅消费升级,不仅在于业态丰富,更在于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在文庙街区的沉浸式剧场,数字技术复原的历史场景,游客可身着汉服参与互动;凉州词魔方、文创雪糕等特色商品,将《凉州词》的豪迈化作可带走的记忆。而美团与本地商户的合作,则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消费需求。
从舌尖到心间,从历史到未来,武威正以特色街区为支点,撬动文旅消费新空间,让历史可触摸、让消费有温度、让城市显活力。(记者张婷 王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