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十墩村乡间田野,标准化养殖场错落有致,棚内肉牛膘肥体壮,养殖户脸上满是增收的喜悦。
近年来,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以畜牧业提质增效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扶持、规模发展、链条延伸,让肉牛养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我周边养殖户养殖肉牛效益好,还能享受政府的奖补政策,今年就下决心建了这座标准化养殖场。”十墩村养殖户满奎指着自家650多平方米的养殖暖棚,干劲十足,“现在棚里存栏50多头肉牛,后续还打算再补栏,计划达到120头左右,算下来每年能多挣10余万元。”
养殖户的信心,源于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对畜牧产业的精准布局与全流程推进。为使养殖项目快落地、早见效,指挥部主动靠前服务,加快当年新建养殖场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从审批流程优化到需求,全程对接跟进,同步抓实配套设施建设,既解“燃眉之急”,又打“长远基础”,让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实。
“2025年我们重点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计划开工500平方米以上规模养殖场7个,总暖棚面积达12394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投产9094平方米,规模化养殖的“骨架”正加速成型。”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畜牧站站长张周年介绍。
产业发展既要“扩量”,更要“保稳”。指挥部在推进产业建设的同时,扎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为畜禽健康生长筑牢“安全屏障”。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肉牛提质增量行动项目,通过细致摸底调查,精准掌握10头以上基础母牛殖户332户、基础母牛5136头,为政策精准落地、产业规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要发展,思路是关键。“我们始终紧扣‘稳基础、提特色、强链条’工作思路,把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核心抓手。”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蔺志杰表示,下一步将以粮食安全为根本底线,全力推动农业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效益好”转型升级,让产业真正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从零散养殖到规模集群,从政策扶持到链条延伸,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正以肉牛养殖为支点,撬动乡村产业发展新棋局,让“牛”产业真正“犇”出群众增收的新路子,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记者楚妍霞 通讯员董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