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党建引领强根基 多元共治谱新篇
——武威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综述
时间:2025-11-18 09:20:31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115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置于突出位置,以健全机制为抓手、队伍建设为根基、创新路径为动力、多元共治为支撑,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力量向基层汇聚、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治理实践中不断增强。


健全机制强统筹  上下联动聚合力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党建引领下的“大合唱”。只有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让各类主体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决策者”“监督者”,才能真正绘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画卷。

“以前社区解决问题,常常‘单打独斗’,现在有了党建联席会议和‘吹哨报到’机制,驻区单位主动融入,难题解决效率明显提高。”凉州区火车站街道大新社区网格员杨丽萍感慨,道出了我市健全治理机制的显著成效。

我市从顶层设计发力,调整优化以主要领导为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下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基层智慧治理等 7 个专项工作组,通过“点题——领题”攻坚模式,推动成员单位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在此基础上,坚持“大党建”思路,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在城市,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

为民服务,实干为先。今年以来,我市召开党建联席会议153场次,协调解决问题 256个,95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4万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开展共建活动665场次、帮办实事558件;在乡村,落实县级党委抓乡促村、乡镇干部包村联户机制,县级领导干部带头下沉镇村,带动乡镇干部深入村组开展“解民忧、办民事、促发展”活动,形成治理合力。


建强队伍固根基  专业服务暖民心


队伍是治理的关键。我市深入实施村干部队伍优化提升行动,选聘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占比显著提升。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并扎实推进提质赋能计划,提升其组织动员、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等能力,促使他们情感上亲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

“现在村里有了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化书记,社区工作者懂政策、会服务,遇到事儿找他们准没错。”民勤县城区街道办事处北街社区居民李金凤的话,反映出我市加强治理队伍建设带来的变化。

同时,注重专业人才和志愿力量培育。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持证人数持续增加,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过半。壮大志愿者队伍,实名注册志愿者达33.1万人,建立志愿服务队伍3670支。围绕“结对帮扶·爱心武威”工程,构建“12+N”工作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天祝县祥瑞社区开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围绕搬迁移民、留守儿童等开展“情暖格桑花·共筑祥瑞家”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祥瑞经验”。

网格员队伍是基层的“前哨”。我市优化设置基层治理网格,配齐专职网格员,普遍设立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健全“六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联网格,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调处率保持在98%以上。凉州区火车站街大新社区探索的“133”网格工作法,正是机制落地的生动实践。社区构建“一张网络”覆盖治理全领域,通过“三项举措”建强网格队伍、提升治理效能,用活“三项机制”开展“五到家”活动,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每一户家庭,让服务精准触达“最后一公里”。


创新路径提质效 多元共治激活力


“以前是群众有诉求才响应,现在通过‘巡查制度’‘小板凳议事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群众满意度更高了。” 凉州区东大街古钟楼社区工作人员的话,体现了我市基层治理的创新成效。

我市推行党建引领“未诉先办”,构建“前置收集——派单落实——协商调处——监督评价”全流程闭环体系,凉州区古钟楼社区打破“坐等上门”模式,今年以来主动发现解决问题93个,调处矛盾纠纷122件,建立“网格——村(社区)——乡镇(街道)”三级响应机制,推动微小事件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

“我们把‘未诉先办’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全流程,聚焦一老一幼等特殊群体,化被动响应为主动出击,用贴心服务筑牢党群连心桥。” 古浪县城关街道昌灵社区党委书记李银莲说。

古浪县城关街道昌灵社区创新“1155”党建引领模式和 “四单一体”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完成39个“微心愿”,解决14件民生难题,开展23场共建活动,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多元共治方面,武威市持续规范 “一约四会”,实施村规民约修订更新行动,将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等理念纳入其中。民勤县收成镇黄岭村借助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和 “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形成 “做文明事、积文明分、享文明果”的良性循环;凉州区清水镇将村规民约“大道理”转化为“地方话”,推广“积分制”“红黑榜”,推动环境整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天祝县推广“道德储蓄所 + 红黑榜”模式,让好人好事得到正向回馈。

“送餐过程中遇见大件垃圾,或是看到哪里的电线裸露有危险,我们都会立马拍照发给社区,让街坊邻居住得更舒心、更放心。”赵国成既是一名网约配送员,也是凉州区大新社区的一名“流动网格员”。工作之余,他和同事经常为社区和居民出把力、搭把手,成为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小小“随手”之举,蕴含治理大智慧。武威市通过党建引领,巧妙激发新就业群体的职业优势,一支由网约配送员和快递员组成的“先锋骑士队”正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不仅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更化身基层治理的“移动哨兵”,通过“五随手”工作法,将配送服务延伸为民生服务的“最后一米”,实现了服务效率与治理效能的双提升,探索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从机制完善到队伍建强,从路径创新到多元共治,我市以党建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特色之路,用一个个扎实的举措、一件件暖心的实事,让基层更稳固、治理更高效、群众更安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了坚实的基层根基。(记者徐燕  陈志鑫)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30001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