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古浪:“羊蹄子”踏出富民路
时间:2025-11-19 09:23:15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70

北纬37度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的古浪县,设施养殖暖棚鳞次栉比,育肥羊交易市场内车辆穿梭不息,全县羊存栏达到365万只、出栏421万只的规模,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冬时节,记者深入古浪县养殖园区、加工车间、交易市场等地,探访羊产业的崛起密码。


规模养殖撑起产业“骨架”


驱车穿行于古浪县永丰滩镇潘家沟养殖小区,占地42亩的益优福维康养殖场映入记者眼帘,180座标准化养殖暖棚整齐排列,蓝色顶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场区,自动拌料机隆隆作响,撒料车沿着轨道精准投喂,羊在棚内悠闲觅食。

益优福维康养殖场,2024年开始发展养羊业,2025年8月存栏数已达1.3万只。“我现在养的品种是欧拉,今年销售价格很不错,远销广州、上海、四川、广西等地。”说话间,益优福维康养殖场的总经理傅财,拿出手机算起了到年底的预收入。“按照今年的羊价,我算了一下到年底能赚300多万元左右”。傅财让记者看手机上算出的数字时,已高兴得合不拢嘴。规模化养殖基地的崛起,不仅破解了传统养殖“散、小、乱” 的难题、筑牢了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更通过精细化养殖、良种繁育、生态循环模式等技术革新,夯实了产业根基,为后续产业链延伸、提供优质源头保障奠定了基础。

在西靖镇甘肃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良种繁育场,肉羊在智能化棚舍里茁壮成长。“我们培育出的新品良种肉羊少吃多长、尾脂少,具备优质胴体,抗病能力强,节省了饲料、疾病防控的成本。作为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我们联合高校等科研院所培育的杂交品种,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很受养殖户欢迎。”公司董事长沈先林穿着防护服,在养殖区向记者介绍,“目前,我们公司羊存栏1.6万只,通过数智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羊场运营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同时,配套基因组选育技术,为规模化养殖和良种繁育提供了保障。”

古浪县大力发展羊产业,建基地、扩规模,截至2025年10月,全县累计建成设施养殖暖棚22万座,引建肉羊产业龙头企业10家,建成种羊繁育基地和扩繁场18家,培育专业化养殖合作社719家,累计建成万只羊场15个、千只羊场544个,发展肉羊产业主体2.3万户,养殖户户均年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念羊经、走羊路、发羊财”。


散户抱团点燃致富“引擎”


“我从2019年开始养羊,发展到现在每年2000只左右,这离不开好政策的支持。” 记者见到养殖户张文辉时,他正在自家标准化棚舍内,开着自动喂料车喂羊。他一边给羊添料,一边指着自助喂料槽说:“现在搞‘无抗’养殖,不用任何抗生素药物,都是自动化喂养,冬天自动加热设施把水加热,羊还能喝到热水,大大节省了人力。”看到成群的羊正在恒温水槽中饮水,张文辉高兴地说:“前天我已经卖出了2车500多只羊,今年行情好挣个30万元妥妥的。”

张文辉所在的养殖地,正是古浪县在2025年4月建成的西靖镇“无抗”养殖示范区,养殖园区农户全部采用“无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高标准养殖,占地424亩的示范区内集中了62家养殖户,1430座高标准养殖暖棚,羊存栏量可达8万只。今年,古浪在黄花滩、横梁、西靖等乡镇开展“无抗”养殖试点,建成“无抗”养殖小区3个,年底出栏“无抗”羊1.6万只以上,形成了养殖小区作为连接散户与市场的关键节点,发挥了“抱团取暖”的重要作用。

在古浪县,像张文辉这样的养殖户不在少数。为大力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古浪县出台“羊十条”政策,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思路,分年度制定产业奖补方案,从圈舍建设、品种引进、饲草种植(收贮)、机械购置、价格保护等方面全方位奖补,近3年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3.8亿元,落实基础设施配套资金4365万元,实现羊产业发展各类主体、各个环节都有项目和资金支撑,都有专业合作社和群众广泛参与。该养殖园区的几位养殖户坦言:“以前怕风险不敢扩规模,现在有补贴、有技术指导,每年光卖羊就能赚二三十万元,往后的日子有奔头啦。”

养殖大户的示范效应如同星火燎原,既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养殖的积极性,也倒逼产业向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升级。这些 “领头雁”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让养殖热情在乡野间持续高涨,为抱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准化生产激活增值“密码”


在泗水镇福洸屠宰厂加工车间,工人们正进行屠宰、分割、入冷库的工作。“我们从肉羊检验检疫到屠宰加工,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屠宰的羊肉检疫合格。” 古浪县农业农村局常驻该厂的检疫工作人员李顺才告诉记者。“福洸屠宰厂日屠宰羊1000只左右,从进厂到出厂都有严格的检疫环节,每天屠宰的羊肉销往全国各地,企业收入很可观。”

标准化屠宰让“古浪羊”从“活畜”变成“精品”,不仅解决了养殖户“卖羊难”的问题,更让羊肉产品实现从“初级产品”到“优质商品”的跨越,给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为冷链存储和品牌打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古浪羊产业加工环节的屠宰加工企业,福洸屠宰厂不仅实现“屠宰和销售”一体化运作,还建有冷链存储库。踏入福洸屠宰厂冷冻车间,阵阵寒意扑面而来,屠宰好的整羊挂在货架上。“车间配备先进的自动化速冻设备,能在短时间内将羊肉中心温度降至零下20℃以下。”屠宰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冷链存储库能延长保质期,确保消费者买到新鲜的羊肉。”

古浪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引进培育肉羊屠宰及精深加工企业,建成肉羊屠宰加工企业5家,建成保鲜仓储冷链物流设施93座,库容达到18.84万吨,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只,肉羊及肉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2.8亿元。“以前最怕长途运输影响品质,现在有了冷链车,羊肉能运到广州、深圳,甚至远销东南亚。”从兰州来拉运羊肉的马师傅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古浪的羊肉新鲜味道好,我们都是多年的老客户了。”

冷链存储技术应用,不仅解决了羊肉保鲜难、运输远的难题,锁住了羊肉的新鲜与风味,更破解了生鲜产品“流通难、损耗高”的行业痛点,让“古浪羊”突破地域限制,为品牌化运营、开拓全国市场提供了保障。


“甘味”名片擦亮产业“招牌”


“我们到这里来买羊,认准的就是‘古浪羊’,喂养得精心,品质一直很稳定,好几次来都选它,从没让人失望过。”来自青海的客商马国栋满脸笑容对记者说。

近年来,古浪县创品牌、拓销路,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认证“三品一标”及“甘味”肉羊品牌34个,注册“甄程大漠羊”“浪淘沙”等肉羊产品商标21个,古浪羊羔肉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发布古浪羊肉品质鉴定报告,多项指标优于国标。

“古浪县羊产业发展,立足传统养殖优势,从龙头引进、品牌改良、链条延伸、品牌打造等方面精准发力,真正实现了‘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古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开红说。

从品种培育到养殖标准,从质量检测到品牌认证,全方位的品质管控、品牌建设让古浪羊肉摆脱“优质低价”的困境,让“古浪羊”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品牌价值持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带动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竞争力。


销售市场畅通赋能产销“脉络”


走进古浪森茂牛羊交易市场,记者看到,来自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河南、山西等省份的运羊车辆排着长队,井然有序地进入场内,按照消毒、装羊、检疫、出场的销售流程依次拉运。

“古浪羊肉质鲜嫩不膻,客户反馈供不应求。” 在交易市场内,来自内蒙古的客商海先生忙着清点刚收购的肉羊。正在一旁的市场负责人梁智斌告诉记者,这个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达5000只左右,年收入达30万元。

紧邻森茂牛羊交易市场的八步沙羊产业链服务中心,数字化转型让古浪羊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八步沙羊产业链服务中心构建的“羊产业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互联网+羊产业”深度融合。来自宁夏的客商刘师傅告诉记者:“来这里买羊,在网络上很快就能办好检验检疫手续,快捷方便效率高。”

“我们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开发八步沙肉羊智慧交易系统,实时查询羊价,实现价格信息透明,促进交易主体多向选择,电子订单合同保障双方权益。”八步沙羊产业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立华说。

如今,“古浪羊”已稳定供应全国多个省市,构建起全国销售的供销网络。数字赋能的销售体系,不仅让养殖户“卖羊不难、卖价不低”,更让“古浪羊”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产得出、卖得好、效益高”的良性循环。从线下交易市场到线上电商平台,从本地销售到全国配送,古浪羊产业正朝着打造西部“羊码头”的目标稳步迈进。

360万只存栏规模优势、全链条升级质量优势、品牌引领市场优势,古浪县肉羊日均交易量1.5万只,年交易额80亿元,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羊产品集散、交易和价格形成中心,形成“养殖规模化、加工标准化、冷链现代化、品牌知名化、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不仅成为古浪农业经济的“支柱性名片”,更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富民引擎”,在河西走廊奏响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时代强音。( 记者孙煜东 陈志鑫)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30001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