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凉州区各街道社区在细微处入手,通过“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大走访形式,让社区干部真正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沟通,化解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了社区治理脉络的“末梢神经”。
甘做群众主心骨
社区党组织是直接面向群众的基层组织,也是做深做细做实社区工作的核心力量。凉州区聚焦关键人、关键事,以“群众满意”为立足点,织密“组织网络”、抓好“关键少数”,推动社区党组织成为群众身边的“主心骨”。
“面对‘千家万户’的居民和‘千头万绪’的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功能和组织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惠民社区党委书记田晓燕说。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动力,凉州区各街道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团体,形成“五社联动”,以“党建+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党组织凝聚多元力量,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服务群众零距离
凉州区各街道社区网格队伍通过“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紧盯群众需求,下沉到居民中,主动作为,办好居民生活中的每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东小井社区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道路四通八达,加之基础设施老旧,居民们对小区自治的积极性不高。东小井社区党委针对这一治理“顽疾”,利用业主委员会选举契机,多方征求意见建议,鼓励乐于参与社区治理的党员群众参与选举,在各小区成立了“红色业委会”。“红色业委会”成员通过收集了解居民所需所求所盼,建立需求清单,和社区网格员开展下沉式“零距离服务”对接。
邮政局家属院是东小井社区辖区内的一个老旧小区,为改善小区安防和环境,社区通过小区的“红色业委会”,收集了解了居民的意见建议,计划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做好增设道闸、划分车位、整治环境等民生实事。
“每天,我都会到院子里转一转,看看哪里环境卫生差,哪家生活有困难,就带领‘红色业委会’委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使不文明行为得到纠正,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舒适。”小区“红色业委会”主任张辅民说。
志愿服务暖民心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不断加强志愿者关爱行动。“很多老年人都会来这里锻炼身体,我们每天都把凉亭打扫干净,给他们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休息场所。”在靶场社区,凉亭里打扫卫生的社区志愿者说。
除了生活上的照料,靶场社区积极引导老年群体到老年活动中心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在这里能和不少老伙伴唱曲儿、聊会儿天,心情好了很多……”居民周大爷乐呵呵地说。
惠民社区的“协商吧”是辖区里有名的矛盾纠纷协调处。社区研究出一套“七步议事法”,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帮困诉求等问题,引导群众理性有序依法表达意见诉求,形成了小事有人管、大事协商民主议的工作机制。
居民吴大姐说:“社区大厅里有‘红色驿站’服务台,就像一个‘避风港’,也是居民的‘充电站’。我经常来社区的手工作坊里学剪纸、做手工,既打发了空余时间,也为生活增加了一笔收入。”(记者王雁 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