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美好“食”光 寻味武威
时间:2025-04-25 09:15:20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292

食以城始,城以食兴。

一方水土,孕育一番风味。不同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人类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武威,一座独具风骨的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屹立千年,阅尽过往。从祁连山嶞的天祝,到丝路重镇的古浪,从大漠孤烟的民勤,到人烟扑地的凉州,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武威美食。

美好“食”光,尽在武威。在味蕾的滋润中,以食为旅,在丰饶大地上,在多彩文明里,在万家团圆时,在四季烟火中,在生活百态里,探寻“吃在武威”的前世今生。



品多彩文明之味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武威,是盛极一时的汉唐河西都会;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武威,是王维、王之涣等文人墨客把酒临风的诗与远方;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武威,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十字路口。

从史前华彩、大汉扬威、五凉古都,到盛唐通邑、西夏辅郡,到蒙元故路、明清大邑,五千年悠悠岁月,随着时代变迁、民族融合,历史在武威的山与河之间,化作平凡而美好的一日三餐。美食,成为丝绸之路上跋涉者的美好期待;美食,也让武威成为往来商旅的诗意故乡。

历史,赋予武威美食足够的长度;文化,赋予武威美食独特的温度;而稳定、充足、多样的农业物产,赋予武威美食丰盈的厚度。

季风吹至乌鞘岭,在祁连雪山和腾格里大漠的环抱下,武威拥有了发展农牧业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这里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温度适中,土质优良,是陇原大地上最具优势的天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发展奶业的天然牧场。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武威以西……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凉州畜牧天下饶。”“凉州不凉米粮川。”自然的赐予润泽了生灵万物,独特的生灵万物成就了武威美食。武威,由此成为人人向往的美食天堂。

公元1876年,65岁高龄的左宗棠率军沿着河西走廊前往新疆。途经凉州时,人困马乏。相传热情好客的本地厨师将凉州行面、特制腊肉和用祁连雪水熬煮的冰糖红枣茯茶端至帅帐。行面爽滑筋弹,汤汁卤香鲜亮,腊肉肥而不腻,茯茶温润养胃。左公大加称赞:此乃我军“三套车”也!”

凉州三套车,由此成为武威美食的文化名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早在2000多年前,匈奴驻牧于此,还把当地所产的肉羊选为贡品。苏武留胡节不辱,北海牧羊十九年。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可煮可焖、可炒可烤独特的羊肉烹饪技艺。“杭州风景美,民勤羊肉香。”以民勤羊肉为代表的武威羊肉系列,肉质鲜嫩、口感醇厚,深受食客喜爱。

最喜春光芳草绿,牧歌远荡白云悠。中国稀有珍贵的地方种质资源——天祝白牦牛历经4000多年的驯化,造就了适应高寒气候的独特体质。天祝白牦牛肉肉质鲜嫩,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骨髓软糯浓香。食之一口,唇齿留香。

还有回味悠长的古浪猪蹄,蹄肉肥而不腻、酥烂可口;筋头脆而不硬、嚼劲十足,大快朵颐,欲罢不能。

食在武威,每一口都是千年的风味传承。武威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旅行。



品田园生态之味

行走千万里,心系不过几碗烟火。

带着行走的胃,去好玩的地方。武威,连同武威美食,为您奉献的,就是这样一个既能满足味蕾、又能唤起田园乡恋的地方。

不如见一面,哪怕只一眼。食在武威,总有一面之缘。乡愁乡恋,就是武威人端上的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或荤或素的卤子一进碗,让卤子与面亲密接触,面便有了卤香,卤便有了面香。这是武威凉面。

让碱与面亲密接触,光滑黄亮;加上韭菜、蒜泥、自制素卤子、油泼辣子这些“灵魂汁子”的拌头,酸辣柔韧,色香味美。这是民勤碱面。

浓浓的香气浸满鼻腔,端着热碗,能一直从手暖到心里。这是古浪栀子面。

面片薄而筋道,汤汁透亮,裹着碧绿的菜叶,漂浮着金黄的野葱花。这是天祝野葱花面条。

这一道道的面,飘香在武威街巷,萦绕在旅人心间。是熟悉的家常味道,更是跨越山海、绵延不绝的原乡体验。

物阜民殷岁有秋,武威大地添锦绣。进入新时代,武威市大力培育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发展壮大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西北重要的主食加工集散基地,打造甘肃乳都和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

武威市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努力打造以粮食生产及加工、畜禽养殖及肉制品加工、特色果蔬种植及加工、酿造及休闲食品加工等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全市农业增加值连续10年稳居甘肃第一。“中国肉羊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一枚枚金字招牌,彰显着武威现代农业的无限魅力。

品鉴甘味,食尚武威。醇香的蜜瓜、清香的人参果……一系列武威“甘味”香气四溢;“凉州农鲜”“民清源”“原味古浪”“天祝原生”等区域公用品牌日益闪亮;凉州熏醋、天祝藜麦等热销海内外;葡萄酒、白牦牛肉、羊羔肉……这些在凉州词中广为传颂的“凉州因子”涅槃为消费知名品牌。

春夏时节,醇香清凉的武威美食,带着一丝孤傲、一缕轻软扑面而来。吃一碗酸溜溜的面皮,别具风味;咬一口油饼子卷糕,甜蜜涌上心头;油胡璇、葱油饼、洋芋搅团,是满满的乡村回忆;鹿角菜、柳花菜、羊肚菌,是沃土赐予人们的最美馈赠。

秋冬时节,热烈滚烫的武威美食,带着一丝喧闹、一腔豪气扑面而来。古浪柴火鸡顶着人间烟火味,凉州暖锅子透着气吞山河韵,氤氲热气显现着大地的丰收,飘荡着幸福的味道。

粗犷、细腻,浓烈、清淡,酸爽、麻辣……武威美食,永远是开放包容的味道,是奋斗创新的味道。



品生活百态之味

袅袅炊烟,是美好生活的开启,更是奔赴远方的行动能量。

夜幕烟火,是“月出凉州”的美景,是“共话羲皇”的诗意写照。

走进明清街夜市,灯火辉煌,食客云集,美食荟萃,香气四溢。这里是全国特色小吃的汇聚地,是品尝武威小吃的集中营。

畅游凉州十七巷美食打卡地,约三五好友,品特色名菜,平凡的日子变得热烈而充满希望。

徜徉汉唐天马城姑臧合市,享一酌一饮之天长地久,感受人间烟火,分享美食带来的美好心绪。

人间烟火气,醉美在武威。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武威在“两擎牵引、五极迸发”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上,以“美食+文旅”为引爆点,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增长极。一场“莫高金爵士杯”特色美食大赛,宛如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汇聚武威热土上的道道名菜、名小吃。经甘肃省陇菜协会国家级评委评审,市民群众网络投票,30道“武威特色名菜”、30个“武威特色名优小吃”群英荟萃,形成了“武威盛宴”的品牌大观,成为武威文旅又一靓丽名片。

何如难忘姑臧盛,醉看今朝不夜天。

走进武威,共赴舌尖之约。美好“食”光,寻味武威。醉美武“味”,“味”您而来!(记者徐永盛  王晓静)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